浅谈从温铁军的批判看教育体系的资本逻辑困境

看到温老(温铁军,三农问题专家)一些发言的感想(脱离上下文使观点的解读尽管无法避免无中生有,但尽可能客观)。

他们用了过于陈旧的照搬西方的那套知识体系,改造了他们原有的作为一个人的基本属性,变成了服务于某些产业资本商业资本,甚至是国外的跨国公司资本的的要素。旧的体制使年轻人在学习的过程苦不堪言,一旦他们把对这套知识体系的内心深处的逆反彻底磨灭,不再有自我调整的愿望时候,真正深度的被它套牢。恐怕当全球化危机真正演化为全球化解体,当各种矛盾冲突全面爆发的时候,我们不仅不能适应,甚至很可能成了被国外的软实力(媒体和意识形态宣传-笔者注)、巧实力蛊惑。

这段话出自《温铁军践闻录》中他侧面回答一个类似“除了考公,我们还有什么机会?”的问题。

温老作为一个实践学者,上面这段话也传达一个重要思想是说现有的西方教育体系不适合当今我们社会的发展。这的确是有目共睹的。他想要表达的让年轻人走出课本。

我看到了很多激进的讨论,类似于说不切实际,又或者是说空谈不理解年轻人的处境。

我们在这方面一直在摸索前行,有太多不确定性。总要有人去做。

但从这段话中,我们必须承认并践行的是改变我们根深蒂固的由现代教育体系培养出的仅仅服务于资本的思维体系

自90年代起,我们按照西方全面推行,特别是美国的教育制度来改造中国的教育体制的这个过程中,又遇到农业类和工业类等的职业教育不景气,伴随着97年亚洲金融风暴导致的年轻人大规模失业。98年提出扩大高效的招生规模——温老谈就业问题毕业即失业的真相

当高校变成了吸纳劳动力的蓄水池以延缓就业,高等教育的门槛降低,是否意味着工作的容易获取?从本质上看,学历本身并不是工作的决定性因素。工作需求的核心是能力以及市场需求的匹配度。

这套以美国为主导的教育制度更面向于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与金融业),其特点在于强调通用能力、商业逻辑和资本导向,对于美国这种第三产业长期占GDP比重高位的国家的确适用。然而,对于我们之前第三产业长期不超过绝对比重的以制造业和农业为重要经济支柱的国家,这种教育体系到现在已经无法满足实际发展需求。

从温老的观点出发,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西方教育体系的批判本质上是一种对人类发展方向的反思。他所倡导的并非全盘否定知识本身,而是质疑那些被资本逻辑单一定义的知识传递方式——这些方式以“就业”为幌子,将教育变成单纯的生产要素培养过程,忽略了教育的社会责任和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也要承认,从宏大发展战略上讲,需求的是匹配需求的工具。矛盾冲突的激化让一些问题才得以暴露出来。

对于个人而言,什么是正确的选择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