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隐孤星

朋友,你好!

01

上一篇文章(从Google与Anthropic看2025 Agent势不可挡的爆发——AI时代的入口),从我个人的实践与思考中,我对于目前AI的发展与未来持有乐观态度。尤其是25年的Agent生态。

今天又看到几篇唱衰AI的文章,我觉得有必要分享一下我是如何看待新一轮技术浪潮的。


02 大势所趋 以人为本

当我们谈论AI时,首要的思考不应是资本市场的涨跌,而是它对于个体日常生活的影响与改变。

用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我们很容易能体会到目前早期阶段的AIGC已经对我们日常生活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即便你是一个未曾接触编程的个人,你甚至能利用AI编程工具开发一个全栈网站(从0到1,利用扣子与Cursor,开发过去价值上万的项目——人人都是开发者的时代),在过去,我们未曾想象过。

图片

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破裂也没能阻止时代的进步。

真正的技术革命从来不是资本决定的,而是源于技术带来的价值。

资本可以助推技术发展,但不应该,也不能成为技术发展的唯一驱动力。

而对于泡沫的诞生,恰恰是某个以金融经济为主导国家的资本的炒作。

但我们也承认他们对于技术探索的创新性在推动技术进步起到很大的作用,我们也绝不能忽略某些人以及团体的所作所为及初衷是否真的是使用技术推动世界发展而不是推动资本发展。

有没有真正为人民带来价值?

图片

03 降低预期 拥抱技术

历史不断证明,每一次的技术变革都会经历三个阶段:恐慌、调整、共生。

这个过程最有趣的现象是:越是深度参与和使用AI的人,越能感受到他的革命性的力量。

这不是简单的“市场教育了用户”,而是使用者在实践中真切体会到了技术带来的改变。

在AI领域,我观察到一个现象:那些持续深度使用AI的人,往往对其未来更具信心。

这不是盲目的乐观,而是源于实践中的切身体会。

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才能真正了解技术的潜力与局限,才能放大潜力、扩展局限。

丢掉幻想、拥抱技术、脚踏实地。

01

阅读了几篇系统讨论AI Agent的文章,选了2篇(来自Google与Anthropic)来思考探讨。

本文分别简要讨论这两篇(在03、04展开),并融合我的个人思考。

我们去看一看真正的AI时代——AI Agent(我更倾向于叫做智能体而非AI代理)


阅读全文 »

注:本文已同步发送至微信公众号:禹CreateAI

01 当我们过度信任AI的回答

在与LLM(Large Language Model)互动的过程中,我愈发体会到保持批判性思考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对LLMs(与AI搜索)的依赖日益加深,我发现自己不自觉地倾向于相信其输出结果。因为输出结果的结构化与其确定式的语气让输出结果总是显得尤为客观。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需要意识到LLM的输出仍然是基于算法和数据的产物,必然存在局限性。

有人可能会说,LLM的训练数据来自互联网,涵盖了海量信息,应该足够全面了。然而,这种看法忽视了几个关键问题:

首先,互联网上存在大量未经验证的信息,某些错误内容可能因多次转载而在训练数据中重复出现;

其次,LLM在训练过程中会对数据进行概率建模,可能会强化这种普遍却不一定准确的观点;

再者,训练数据的时效性也是一个很大的限制,特别是在快速发展的领域。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某些专业领域的优质内容在互联网上的呈现可能并不均衡,小众但重要的观点可能会因数据量较少而被减弱其出现的概率。

尽管我认识到了这一点,在我所较多涉及的领域我能尽量做到客观性的基于LLM的输出进行批判性思考并选择性的吸收与再思考。在我不甚了解的领域呢?

我承认无法完全做到,基于有限的行业认知与对于专业名词术语的认知匮乏,我倾向于向LLM寻找解答。这在过去我们会去使用搜索引擎。

然而,问题就出现在这里 :

阅读全文 »

在读毛选时对于书友的问题解答

求问:那么可否把他映射为现实的三种状态,躺平,奋斗还有居于两种状态之间的一种状态,那中庸在这是无意义嘛?

原文

那些中间阶级,必定很快地分化,或者向左跑入革命派,或者向右跑入反革命派,没有他们“独立”的余地。所以,中国的中产阶级,以其本阶级为主体的“独立”革命思想,仅仅是一个幻想。

个人认为是不能的,躺平与奋斗并不是绝对二元对立的关系,不是革命派与反革命派这种涉及绝对利益冲突的关系。

首先,“中庸”是一种思想,主张处理事情不偏不倚,认为过犹不及;将这种思想用于指导实践是非常客观的。将其归为两种状态的中间态有些片面。

其次,实际上,我们知道单独的去追求躺平或者奋斗是不理性的或者不现实的,这本身已经没有搞清楚教员说的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必须先要清楚所求的利益(想要的结果)在哪里。选择奋斗(敌人还是朋友?)或躺平(朋友还是敌人?)之前有没有认识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或考虑到后果。
应承认个人的生活态度和选择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根据个人的成长、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个人目标的调整而变化。
因此,敌人与朋友也是在动态出现变化的,躺平与奋斗归根到底是一种手段,时而与利益符合(朋友),时而又冲突(敌人)。

最后,如何选择状态不言而喻也是动态变化的,将中庸思想用于其中当然是客观的。

看到温老(温铁军,三农问题专家)一些发言的感想(脱离上下文使观点的解读尽管无法避免无中生有,但尽可能客观)。

他们用了过于陈旧的照搬西方的那套知识体系,改造了他们原有的作为一个人的基本属性,变成了服务于某些产业资本商业资本,甚至是国外的跨国公司资本的的要素。旧的体制使年轻人在学习的过程苦不堪言,一旦他们把对这套知识体系的内心深处的逆反彻底磨灭,不再有自我调整的愿望时候,真正深度的被它套牢。恐怕当全球化危机真正演化为全球化解体,当各种矛盾冲突全面爆发的时候,我们不仅不能适应,甚至很可能成了被国外的软实力(媒体和意识形态宣传-笔者注)、巧实力蛊惑。

这段话出自《温铁军践闻录》中他侧面回答一个类似“除了考公,我们还有什么机会?”的问题。

阅读全文 »

前言

注意:

本文所有仅为个人观点。以下所探讨的是基于超长文本创作得出的一般性结论,因此短篇内容的结果可能并不符合即将在下面展开的内容。另外,利用AI改写与扩写不在文章讨论范围以内。

本文不会探究概念性的本质去证明一些什么,而是通过在实际的应用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或方法论去尝试获得一些理论,并在将来的深度人机互作中提供些许指导。

介绍

在深度尝试LLM(大语言模型)进行长文本式创作后,包括但不限于一本发布在番茄的20万字长篇小说——这并不是简单的要求GPT(主要使用)直接进行输出。

阅读全文 »

                                    This is your very first post.
0%